中国孝道文化,道通古今,博于中外,精于天地,昌于华夏,扬于四海。
那么何为孝道文化呢?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 概念,内容丰富,涉及面广。既有文化理念,又有制度礼仪。
“奉养”
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,即赡养父母,“生则养”,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。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,如果有肉,要首先让老年人吃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。
“敬亲”
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“敬”和“爱”,没有敬和爱,就谈不上孝。所以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,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,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真挚的爱。没有这种爱,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,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。
“侍疾”
老年人年老体弱,容易得病,因此,中国传统孝道把“侍疾”作为重要内容。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,要及时诊治,精心照料,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。
“立身”
这要求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。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,父母就会感到高兴,感到光荣,感到自豪。因此,终日无所事事,一生庸庸碌碌,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。
“谏诤”
就是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,不仅不能顺从,而应谏诤父母,使其改正不义,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。
中国孝道文化流传百世,延续至今,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巨大作用。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,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:
修身养性
从个体来讲,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。通过践行孝道,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。否则,失去孝道,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。
融合家庭
从家庭来说,实行孝道,可以长幼有序,规范人伦秩序,促进家庭和睦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,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。
报国敬业
孝道推崇忠君思想,倡导报国敬业。在封建时代,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。
凝聚社会
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,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,调节人际关系,从而凝聚社会,达到天下一统,由乱达治。客观地讲,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,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塑造文化
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,源于诸子百家,历代都有损益变化,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 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。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 数外来文化,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。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,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,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。
新世纪的中国正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,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孝道文化会更加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,孝道文化的传播又该如何实现呢?
从娃娃抓起,要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懂得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。中小学校要使敬老、养老、助老的德育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入脑入心。
从家庭抓起,家庭是社会细胞,是老年人生活的第一场所。在家庭,不仅要使家庭成员懂得敬老爱老助老的重要性,更要使他们身体力行地为老年人提供—个精神舒畅的家庭环境。